【家在长江边】春来江水绿如蓝 又见华新谱新篇

黄石日报 2024-04-09 23:03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走进华新1907文化公园,品茗、看书,或坐在百年 厂区角落独自发呆,看绿树成荫,草木葱 茏,这样的恬静与安逸,让人感受到人间 四月天的美好。 



华新 1907 文化公园依托华新水泥 厂旧址而建,东连长江,西接磁湖,南临城 区商业街,北靠牛头山、枫叶山,地处黄石 市中心地带。其前身为大冶湖北水泥厂, 创建于清光绪33年(1907年),是中国近 代最早开办的水泥厂之一,被誉为“中国 水泥工业的摇篮”,曾被毛泽东主席誉为 “远东第一”。 


如今的这里,已经成为长江沿线的一 处“网红”打卡地。在这里,一边是修旧如 旧的水泥厂,各种工业设施震撼壮阔,给 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一边是极具国潮 风格的创意园区和现代休闲空间,成为年 轻人的集聚地


百年华新,中国水泥工业摇篮


创建于1907年的华新水泥厂(华新水泥 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建成最早的现代水泥 生产企业,被誉为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 


位于黄石港区黄石大道的华新水泥厂 旧址,修建于1946年。


 根据《黄石工业遗址现状调查及保护研 究》一文记载,1907年(清光绪33年),湖广总 督张之洞决意在湖北创建水泥厂,筹得股银42 万两,选址大冶县黄石港明家嘴,于1909年5 月2日,华新的前身——大冶湖北水泥厂竣工 投产。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 将华记湖北水泥厂迁往后方,其中一条生产线 迁到湖南辰溪(另一条被炸掉)。抗战胜利后,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决定选址黄石枫叶山 再建。向美国爱立斯公司购得2条大型水泥湿 法旋窑和配套设备,1946年9月正式破土动工 建设,1949年2月投产。此后又分别于1950 年12月建成第二条湿法旋窑生产线,1977年7 月自主设计建成3号窑,用至2005年5月,因 企业的自身发展需要而停产。


整修后的回转窑


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华新水泥成长为长江经济带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公司的水泥产品在人民大会堂、武汉长江大桥、京珠高速公路、青藏铁路、三峡大坝等众多国家标志性建筑及特大型工程项目中赢得广泛赞誉。


出生于1941年的胡嘉财,从小就在长江边的代司里长大,华新水泥厂刚建成的样子,他甚至还有印象。“小时候,我们总跑到工厂旁的江堤上玩,对这里印象深刻。”胡嘉财说,长大后,他也一心想进工厂,1963年,已经高中毕业的他放弃了进机关单位工作的机会,进了华新水泥厂,成为一名工人。


“当时我们生产的水泥非常俏,供不应求。”胡嘉财还清晰地记得1977年,华新人自己设计、自行施工扩建的3号窑建成投产时,大家充满自豪,干得热火朝天。


1994年,位于西塞山区石料山的华新水泥4号窑建成投产,由此,华新水泥实现了由湿法工艺向先进的干法工艺的重大历史性转变。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三峡工程、上海浦东大开发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加速上马,水泥需求与日俱增。在这样的背景下,1999年,消化和吸收了国际最新技术的华新5号窑投产,生产规模达到每年350万吨,单厂生产能力跃居全国第一。


退城入园,从“水泥灰”到“环保绿”


灰色,曾是华新水泥不变的底色。


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成为绕不开的问题。从华新水泥退休的71岁老人沈福声还记得,当时生产好的水泥,都是通过厂区与江边之间架起的一座天桥通往江边码头(桥名红旗桥),再通过货船运往全国各地,厂区周边到处都是水泥灰,刮起大风时,整个天空都是灰蒙蒙的一片。


“要是看到烟囱里冒的是黑烟,那就坏了。” 胡嘉财说,他做过一段时间看火工,这让他习惯了时常盯着烟囱看,那时政府和厂里环保都抓得紧,看到白烟时,说明排放的污染少,他就跟着开心,看到黑烟,心里就跟着着急。


2004年,出于生产技术升级和环境保护的因素,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从紧邻长江边的黄石华新水泥旧厂搬迁至下陆。2005年起老厂区陆续停产。


2007年,这个见证了华新兴盛数十载的老厂终于关停了最后一组水泥生产线,淡出工业历史舞台。


2017年,黄石市加快退城入园步伐,出台《关于推进城区工业企业退城入园改造升级的实施办法》,制订退城入园三年计划时间表,加快实施包括华新水泥、新兴管业、宝钢黄石公司、三环离合器等在内的33家企业退城入园的步伐。


华新街


此后,华新水泥投入54亿元,打造百年复兴基地,在阳新县建设生活垃圾预处理可燃物生产线与工业危废和污染土预处置生产线,在黄石开发区·铁山区建设新材料与智能装备制造科技园。


2020年12月23日,位于西塞山区石料山的华新水泥黄石分公司5号窑正式关停。这是华新水泥有限公司继2020年11月关停4号窑后,再一次关停水泥窑,标志着百年华新在黄石城区的生产厂区全部关停,实现退城入园。


从搬离长江边,到搬进循环产业园,在转型升级道路上,华新水泥实现了从“水泥灰”到“环保绿”的跨越。


“以前厂区周围的花草树木的叶子上,总是看着一层厚厚的灰,现在都是绿油油的,看不到灰了。”胡嘉财发现,随着工业企业退城入园、长江大保护等举措的实施,自己生活的环境也越来越美了。


华丽转型,变身文化公园成“网红”


晚风徐徐,轻歌曼曼,夜色中,位于黄石大道的华新旧址“亮”了起来。


夜晚的华新1907文化公园


往日粗犷的厂房在细长灯带的勾勒下露出几缕温柔,喧闹的人声在空气中蔓延,刚刚出摊的后备厢集市正凝聚着人间烟火气。


褪去繁华工厂的尘土,华新旧址变成了如今的“华新1907文化公园”。


2007年,华新旧址全线关闭后,由于地处黄石中心地段,商业价值很高。当时有人提出来将厂房卖了用来发展房地产。


是要短期的经济效益?还是长远的保护性开发?黄石做出了明确选择: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投资20亿元将其修葺一新,在原址上建成工业旅游景点并向游客开放,百年老厂重焕生机,开启了从“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的华丽变身。


2012年,华新水泥厂旧址作为“黄石矿冶工业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是我国首次将工业遗产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也是当时中国唯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工业遗产。


2013年,华新水泥厂旧址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底,依托旧址建起的湖北水泥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2019年,华新水泥厂旧址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


为让这份珍贵的工业遗存“活”起来,2019年起由市城发集团接手经营管理华新工业遗址,并倾力打造华新1907文化公园。2022年5月1日“华新1907”开园,已初具规模并承载黄石工业文明记忆的“华新1907”,以其传承城市文化脉络、展示深厚历史底蕴、弘扬爱国主义、丰富文化生活等多样功能,先后被评为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每次一进来,那些工作的场景和画面就都在脑海里浮现出来了。” 胡嘉财曾多次被邀请走进华新1907文化公园里为大家讲述在厂里工作时的故事,说起厂里的文物“宝贝”,83岁的他仍然记忆清晰,如数家珍。


活化利用,焕发经济新活力


在磁湖之畔,紧挨着华新1907文化公园的另一头,黄石中央文化区内,新青年文化半岛、工业文创园、码头公园、商业街等项目已初步建成。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建成以华新水泥厂旧址为核心,中国水泥历史博物馆、黄石工业文化展览馆、城市图书馆、黄石艺术与设计中心为一体的集文博、文创、文商多元复合功能的城市文化会客厅。


华新1907文化公园一角


华新1907文化公园运营经理黄菁介绍,近年来,为了对旧址进行更好地活化利用,黄石市政府创新模式,由政府主导、市城发集团投资运营,在《华新水泥厂旧址保护总体规划》基础上,制订了《黄石市特色空间规划及华新水泥厂旧址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按照突出活化利用、传承文化脉络定位,形成文博、文创、文商三大主题产品。


文博片区拟打造中国水泥博物馆、工业遗产展示与活化利用学术中心、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文创片区定位为先锋文化集聚地和文创产业园区,目前布置了华新1907百年荣光展和“遇见古蜀·三星堆光影艺术展”,黄石城市更新展和非遗文创空间,常态化运营文创市集、草坪时光音乐会,后备厢市集等。


时光营地活动


文商片区规划定位为开放式商业街区、活力娱乐聚焦区、夜经济示范区。其中华新街计划将于2024年5月对外运营;C地块广场预计将于2025年年底完工;新青年半岛区域拟引进万达影院、电竞酒店、音乐酒吧、咖啡、茶、阅读空间等项目,衔接配套华新街消费商圈。


“为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华新水泥厂工业遗址的历史文化底蕴,华新1907文化公园采用‘共生’理念将工业文脉与文化旅游模式进行有机结合,打造黄石文化活动新载体、工业旅游新地标。” 黄菁表示,自2022年5月1日开园以来,园区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先后举办了“喜迎二十大,筑梦新黄石”书法美术摄影展、黄石工业文明展、三联图书展、“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遇见古蜀·三星堆”光影艺术展等特色展览活动,同时开展了一系列文化艺术和文旅消费活动,如“磁湖文化节”“端午节诗词朗诵会”“黄石文化艺术节”“华新1907潮玩车展音乐节”“华新1907夏日夜经济活动”等精彩活动,极大地满足广大市民和游客朋友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受好评。(记者 李艳芳/文 石勇 张成 周巍/摄  受访者/供图 徐鹏举/视频)


见证者说:


胡嘉财如数家珍


红旗桥社区居民胡嘉财:老厂区变成了新公园,我们的生活环境是越来越美了,不仅休闲的地方越来越多,空气都格外清新了,花草更绿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现在商业街马上也要开了,我们这里以后会更加繁华了!


红旗桥社区居民沈福声:以前生产水泥周边到处都是灰,我们都不爱出门,现在环境好了,老人们经常到华新1907文化公园里锻炼。尤其是江边,以前是运输水泥的码头,现在改成了江滩公园,每天都有很多人去游玩、散步。环境美化了,大家的心情都变好了。


编辑:张畅 审核:柯春芳 邹海涛 终审:石教灯 监制:高国专
分享至

热点新闻